人体要气血平衡,才会精神抖擞,百病不侵,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。
那么,什么是气呢?
从中医角度来讲,人体的气有肝气、肺气、肾气、脾气、卫气、营气、宗气等。
其实,气很简单,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——气,是人体的动力。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。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。
中医有“血为气之母,气为血之帅”之说。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,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;气无血作为基础,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。气虚,人就会疲乏无力、气短懒言、食欲不振、头晕目眩、面色苍白、身体肥胖;血虚,人就会心悸失眠、形体消瘦、皮肤干燥、面色萎黄。
一个气血平衡的人,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,进餐之后,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,该排泄的排泄了,该气化的气化掉了,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。一个气虚之人,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,进餐之后,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,该排泄的没排泄,该气化的没气化掉,结果,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,堆积起来。脂肪是什么?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。
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。
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。
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。
所以,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,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。
气有四虚
胖人气虚,为什么会气虚呢?原因不外乎四种:一是气虚,二是阳虚,三是痰湿,四是湿热。
气虚,就是说,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,气化功能弱,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,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,叫“脂人”。
阳虚,指人的阳气虚弱,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,古人称这类胖子为“肥人”。
痰湿,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,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,这两样东西一结合,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,引起了身体气虚。古人称这类胖子为“膏人”。
湿热,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,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,从而造成了气虚。古人称这类人为“肉人”。《灵枢•卫气失常》中说:“肉人者,上下容大。”这类胖子圆乎乎的,浑身上下,一眼望去全是肉。
{page}人有四胖,湿热型的胖最普遍
大体如下——胆小的胖子气虚;怕冷的胖子阳虚;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;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。多年来的统计发现,胖人中75%的人是湿热造成的,所以,这类人祛湿,刻不容缓。
人又为什么会瘦
有人说,瘦是因为吃得少,营养不良。这话也有道理,但还是不全面。
的确,许多瘦人都是自己饿瘦的,但还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,就是不长肉。人之所以瘦,是因为血虚。血虚,火就旺。火是什么?火就是多余的气。瘦人身体内的气太多了,太足了,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。这就像一个车轮子,正常的运转是每分钟60圈。气虚了,动力不足,车轮子每分钟只能转30圈,这样一来脂肪就形成了堆积。气太多,动力太大了,车轮子每分钟转了120圈,不仅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,而且把不该气化的也气化掉了,瘦人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都呈现出了病理性的亢进状态,所以,他们血虚多火。
血虚是消瘦真正的原因,而消瘦则是判断一个人血虚最明显的指征。
瘦的问题比胖还要复杂,想胖起来的人情况各有不同。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四个类型:纤弱型,吸收不良型,高代谢型和劳碌型。
纤弱型就是从小纤瘦,骨骼细小,肌肉不发达的类型。他们也没有什么病,只是抵抗力略低,体力略差一些。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当中,都有不少属于这种类型。这种人通常体力活动少,生活以静态为主。一旦人到中年,很容易在腰腹部增加脂肪,演变成青蛙体型。
吸收不良型的人,一般表现为脸色缺乏光泽,身体偏向干瘦。主要问题是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差。有的人是老胃病,有的人是消化酶分泌不足,有的人是胃下垂,等等。这种人绝对不能贸然增加高能量饮食,这往往会让他们的消化系统不堪重负。有的朋友听说肥肉能让人长胖,就大量吃肥肉,结果造成呕吐、腹泻,反而会更瘦。还有人听说甜食让人胖,每天吃高脂肪高热量的蛋糕,结果三餐反而更没胃口,营养质量却反而下降。
高代谢型也可以叫做年轻型。一般常见于年轻的男性。他们身体健康,精力旺盛,不爱生病,身体温暖,只是看起来脂肪偏少,腰围很小。这种人不能叫做瘦,因为年轻男人本来就应当是脂肪含量很低的状态,高水平的雄激素使他们基础代谢水平高,肌肉紧实,爱吃而不容易胖。如果年轻时肚皮上就有了奶油肥肉,那可真是遗憾得很——提前衰老了。
劳碌型的人往往已经人到中年,他们工作上操心的事情多,睡眠质量不好,在家又非常勤劳,从早到晚脑子和手不闲着。精力消耗大,体力也透支。这些人简单多吃没有用,因为他们食欲不太好,消化也不好。最要紧的是有一段时间的安静休养,远离烦扰,放松身心。如果可能的话,咨询保健专家适当进补。
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瘦,都要明确一个问题:增加体重,一定是在增进整体健康、提高生活质量基础上实现的目标。如果增加肥肉而不能改善健康状况,这种长胖是毫无意义的,甚至只能给身体带来负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