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购彩-彩票购买花草《本草纲目》,金石部
《本草纲目》,金石部
2022-05-22

「释名」亦名白金、鋈。

「气息」银屑,辛、平、有毒;生银,辛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孕妇腰痛。用银一两、水三升,煎成二升服之。

2、胎动欲坠。用银五两、根二两、清酒一碗、水一大碗,煎成一碗,湿服。

3、风牙痛苦悲伤。用文银一两,烧红渍入一碗烧酒中,趁热漱口。

4、口鼻疳蚀,穿唇透颊。用银屑一两,放入三升水中,在铜器内煎成一升,一天洗三、四次。

自然铜

「释名」亦或石髓铅。

「气息」辛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心气痛。用自然铜,先经火煅(即烧红),然后醋淬(即蘸醋酒上去,令红消热退),淬后又煅,重复九次,最初研为细末。每次取一小提撮,调醋服。

2、项下气瘿(项下皮肤,蔓延成囊,囊内不是水,而是气)。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,天天饮食,都用此水。日久,气瘿自消。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,张口吸入亦可。

3、暑湿瘫痪。用自然铜烧红,酒浸一夜,加炮过的川乌头,五灵脂、苍术(酒浸)各一两,当归二钱,共浸酒里。浸后掏出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酒送下。吃到四肢麻痹,是瘫痪快好的显示,能够中止服药。

铜青

「释名」亦名铜绿,即铜器上所生的绿色物。市上经常使用醋制铜,使生绿,收取晒干便可用。

「气息」酸、平、微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风痰惹起的忽然昏迷或瘫痪。用铜青二两,研细,水飞去滓,慢火熬干,再参加麝身一分,以糯米粉糊成丸子,如弹丸大。每一丸,分两次服,薄荷酒送。若风痰未全好,可再用朱砂酒冲同量丸药服。要吐出青绿色涎水,泻下恶物,才算痊愈。此方名“碧林丹”。治小儿的这类病,宜用“绿云丹”。方剂是:用铜青研末,不定量,加醋面糊丸,如芡子大,每次用薄荷酒化服一丸,服后不久,吐涎如胶,即显著。

2、烂眼。用水调铜青,涂在碗底,艾火熏干后,刮下来涂烂处。

3、头发恶红,不时零落。用油磨铜钱末涂抹即生。

4、脸上黑痣。用粗草划破黑痣,再用铜青末涂搽,三天不洗去,痣自脱掉。痣厚的,可再搽一次。

5、走马牙疳(骨槽风、败血症、牙根肿痛、臭烂出血)。用铜青、滑石、杏仁等分,研末涂搽。

6、口鼻疳疮。用铜青、枯矾等分,研细敷疮上。又方:用人中白一钱、铜青三分研细搽抹。

7、杨梅毒疮。用醋煮铜青研末,烧酒调搽。要忍痛,让水出,第二天即干。或再加白矾,与铜青等分,研末涂搽。

8、臁疮顽癣。用铜青七分,研细,加黄蜡一两共熬。另取厚纸一张,铺涂熬汁,两面垫一层纸,然后再贴到患处,以出水为好。亦治杨梅疮毒及虫咬。

9、痔瘘。见前面蜜陀僧条。

10、蛇咬伤。用铜青研细敷之。

11、百虫中听。用生油调铜青滴入。

「释名」别名青金、黑锡、金公、水中金。

「气息」甘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明目、固牙、乌须发。用铅半斤,熔成汁,趁热加桑条灰,同时以柳木搅拌,使成沙状细末,再筛过,用筛取的细末揩牙,揩后漱口,即又漱口水洗眼,有明目、固齿、乌须发之效。

2、肾气攻心,奔豚喘急,面黑欲死。用铅二两、石亭脂二两、木香一两、麝香一钱。先把铅融化,参加石亭脂,急炒。焰起时,含醋喷之。炒毕,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,盖好。等冷后掏出研细,再加米饭,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服二丸,热酒送下。或身上出汗,或通便通气病即愈。如大便还欠亨,可再服一丸,加玄明粉五分同服。

3、妇女血气冷痛攻心。可照上方服药。

4、风(口吐白沫,翻目抽筋)。用黑铅、水银、结砂、南星(炮过)各一两,共研为末,加糯米饭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,按岁数一岁服一丸,乳汗送下。

5、反胃、呃逆。用黑铅熔成汁,冷后,以柳木捶研成粉。取一两,加醋一升,放在沙锅里熬成膏子,再加蒸饼末少量,捏成小豆大的丸子。每服一丸,姜汤送下。

6、多年反胃水上。用铅二两、石亭脂二两、盐卤汁五两。先烧铅,以卤汁淬过,再与石亭脂同炒,比及起焰时,挑在水上,焰止,研匀,加蒸饼做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九,石莲干柿汤送下。

7、消渴抑郁。用黑铅、水银等分。结如泥后,常含黄豆大一团,把口水吞下。

8、水肿。用铅五两、灸皂荚一个、酒二斗,煮开六次,经常饮之,至小便疏通,达二、三升,肿即消。

9、小便欠亨。用铜锉成末,取一两,用生姜半两、灯芯一握,井水煎服。服药前,将炒葱贴在肚脐上。

10、突发咳嗽。用炉中铜屑、桂心、皂荚等分,研细,和蜜成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。忌食忽。

11、瘰疬结核。用铅二两,在铁锅里炒,取其黑灰,调醋涂搽,把一片布块盖着。留意勤换药,让恶汁流出。如斯半月,不痛不破,内消为水而痊愈。

12、背痈。用铅一斤、甘草(微灸)三两。先取酒一斗,浸甘草,然后把铅融化投入酒中。等铅冷凝,又掏出再熔再投,如斯九次,去滓喝酒,醉卧即愈。

13、砒霜中毒(焦躁如狂,亲信痛苦悲伤,四肢发冷)。用黑铅四两,磨水一碗灌服。

14、硫磺中毒。用黑铜煎汤服。

铅霜

「释名」亦名铅白霜。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,耐久即成霜。

「气息」甘、酸、冷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小儿惊热(心肺积热,夜卧多惊)。用铅霜、牛黄各半分,铁粉一分,研匀。每服四分之一钱,竹沥汁送下。

2、惊风疾(喉闭,牙紧)。用铅霜四分之一钱,加蟾蜍少计,为末。以乌梅肉蘸药揩在牙龈上;同时,把通关药吹出口里里。过一阵,喉牙就松开了。

3、消渴烦热。用铅霜、枯白矾等分,研细,调蜜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次用棉花包裹一料丸药放在口里,含化后,咽下药汁。又方:铅霜一两,根黄、硝石各一两,研末,每次用一钱,冷水送下。

4、喉痹肿痛(喘气,气难通)。用铅霜、甘草各半两,青黛一两,共研细,调醋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次含咽一丸,显著。

5、悬雍肿痛(小舌肿痛)。用铅霜一分、甘草(半生半灸)一分,共研细,包在棉花里,裹成小球,含口中,咽下药汁。

6、口里疳疮,牙龈肿烂。用铅霜、铜青各二钱,白矾如豆大一小块,共研为末,以鸡毛沾取,扫疮上。

7、鼻血不止。用铅霜研细,每服二分半,新打水送下。

8、痔疮肿痛。用铅霜、白片脑各一分许,调酒涂搽,顺手奏效。

粉锡

「释名」即铅粉,又有解锡、铅华、定粉、瓦粉、光粉、水粉、白粉、官粉、胡粉等名。昔日妇女用来擦脸。前人称铅为黑。

「气息」辛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劳复与食复(按:大病初愈,还没有规复,便有性交,惹起发热、便赤、卵肿或缩入等症状,叫做“劳复”。因贪食而旧病复发,叫做“食复”)。用粉锡少量,水冲服。

2、小儿脾泄不止。用红枣二十个,去核,将粉锡填入,在瓦上烘干,去枣留粉,再研细。每服三分,米汤送下。

3、赤白痢。用粉锡一两,调鸡蛋清,和灸烘焦,研细。每次用冷水冲服一钱。

4、小儿疳痢(按:由疳疾惹起,时痢时止。痢时,红白兼有,满身黄瘦)。用粉锡先蒸后熬,等变色时,每服半钱,米汤送下。

5、小儿腹胀。用盐熬粉锡,等变色后,即取以磨擦腹部。

6、小儿肚皮变青,极其风险。用上法可治好。

7、小儿夜啼不止。用粉锡如三粒豆子那样大的量,水冲服。一天服三次。

8、身热多汗。用粉锡半斤、雷丸四两,共研细,看成扑粉扑身。

9、绦虫蛔虫。用大批粉锡,炒后放在肉汤里空心折下,大效。

10、鼻血不止。用醋炒粉锡,服一钱,即奏效。

11、齿缝出血。用粉锡半两、麝香半钱,卧时擦牙。

12、跌打瘀血。用粉锡一钱,和水冲服。虽脸青、气短、欲死者亦显著。

13、跌打断骨。用粉锡、硼砂等分,研细。每服一钱,苏木汤送下。宜多饮苏木汤。

14、面皮抓伤。用香油调粉锡搽患处。

15、打伤后肿痛成疮。用粉锡一两、生赤石脂一钱、水银一分,拌麻油,调成膏,摊在油纸上贴佃处。脱肉的中央,可有膏填满,再包扎好。

16、黄水脓疮。用粉锡煅黄三钱,加松香三钱、黄丹一钱、细矾二钱,共研为末。倒入香油二两,熬成膏子涂搽。

17、吵嘴生疮。用炒粉锡一分、黄连半两,共研为末,搽患处。

18、翻花恶疮(按:疮内有米粒状小颗,破则出血),翻出于外,故称翻花)。用粉锡一两、胭脂一两,共研为末。在盐水洗净患处后,行将药搽上。一天搽五次。

19、蜂巢疮。用粉锡、朱砂等分,研细,调蜜搽疮上。

20、汤火伤。用羊子骨髓调粉锡涂搽。

22、蠼螋尿疮(按:此疮初起如粟,渐大如豆,后成浆泡,恶汗流出,痛苦悲伤难忍,同时有轻度发烧和满身不适等症状。陈藏器还说:这类疮能绕腰发育。看来很能够是“带状泡疹”)。用醋调粉锡涂搽。

23、诸蛇咬伤。用粉锡和大蒜捣如泥,涂伤口。

24、目翳。用粉锡点翳上,显著。

25、口干无津。用公猪胆五个,酒煮,到胆囊褴褛时,加粉锡一两,研匀,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次含一丸,咽汁吞下。

26、腹中鳖症(按:此病是腹中有硬块,或肿起外突,如鳖伏身)。用黍米淋汁冲粉锡湿服,大效。

铅丹

「释名」别名黄丹、丹粉、朱粉、铅华。系用铅、硫磺、硝石等合炼而成。

「气息」辛、微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消渴烦乱。用铅丹一钱,新打水送下。服药后,宜吃荞麦粥。

2、吐逆不止。用铅丹四两,加米醋半斤,煎干,在炭火中煅红,冷定后,研为末,和米饭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醋汤送下。此方名“碧霞丹”。

3、小儿吐顺水上。用铅丹研末,加枣肉捣匀,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针挑一丸,在灯上烧过,研为细末,乳汁调服。此方名“烧针丸”。另一配方:在烧针丸的药方中加朱砂、枯矾各少量。

4、反胃气逆。用铅丹、白矾各二两,生石亭脂半两。先把丹、矾两药放在坩锅里,烧炭煅红,放冷两天,再参加石亭脂,共研为末,和米饭少量,捏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逐日服十五丸,米汤送下。

5、赤白泄痢。把枣肉捣烂,参加铅丹、白矾等分,各如皂角子大,再加米饭少量,和成团丸,如弹子大。以铁丝穿团丸,在灯上烧透,冷后研为细末,米汤冲服。又方:铅丹,炒成紫色,参加炒黄连,各等分。研细,加糊作丸,如麻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生姜甘草汤送下。

6、孕妇腹痛下痢。用乌骨鸡蛋一个,壳上开小孔,让卵白流出,单留蛋黄。从孔口装进铅丹五钱,搅匀,外用泥封好,放在火灰里煨干,研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
7、吐血、咳血。用铅丹一钱,新打水送下。

8、寒热疟疾。用铅丹、百草霜等分,研细。病发之日,空腹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两服可愈。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,也显著。又方:铅丹一两、恒山末三两,和蜜做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湿酒送下。早晨吃一次,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,显著。又方:铅丹(炒过)二两、独蒜一百个,共捣成泥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九丸,空腹服,长流水送下。疟发过两、三次后才服药,最奏效。此方亦可治痢疾。又方:铅丹(炒过)半两、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寒多酒送下,热多用茶送下。

9、小儿疟,壮热不寒。用铅丹二钱,蜜水送下。如兼恶寒,则以酒送下。此方名“鬼哭丹”。

10、风。用铅丹二两、白矾二两,辨别研细。取两块砖铺地上,砖上垫纸七层,纸上铺丹,丹上辅矾。四周架柳木料燃烧,约烧完柴十斤,即停烧待冷,取药合研。每服二钱,温酒送下。此方名“驱风散”。

11、客忤中恶(此病病象是:人行路上,突然亲信绞痛,胀满气冲;或忽然倒地,四肢阙冷,乃至不救)。用铅丹一小茶匙,调蜜三合灌下。

12、统统目疾(凡目疾,翳障而伴随昏花景象者可治,可障而无错花感者不治)。用蜂蜜半斤,在铅锅中熬成紫色块,放入铅丹二两,水一两,再炼至水气全尽,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。取滤下的细粉,装在瓶子里,埋地下二十天,才掏出点眼。逐日点七次。如药粘眼不开,则洗了重点。又方:铅丹、蜂蜜调匀,摊布片上,贴太阳穴。治赤眼痛显著。又方:铅丹、白矾,平分研末,点眼。又方:铅丹、乌贼骨,等分为末,加蜂蜜蒸后点眼。治眼睛红久生翳。又方:铅丹半两,调鲤鱼胆汁成膏,点眼。治眼熟珠管。又方:铅丹、轻粉,等分为末,吹少量中听内。左眼病,欠吹右耳,右眼病,吹左耳。治痘疹生翳。

13、小儿重舌(舌肿厚)。用铅丹一粒,如黄豆大,放在舌下。

14、小儿口疮腐败。用铅丹一钱、生蜜一两,调匀,蒸到玄色,用鸡毛蘸取搽疮上。

15、腋下腋臭。用铅丹加在轻粉中,以口水谐和,常常搽腋下。

16、蝎子螫伤。用醋调铅丹涂搽。

17、刀伤。用铅丹、滑石等分,敷伤处。

18、外痔肿痛。用铅丹、滑石等分,研细,新打水调涂。一天涂五次。

密陀僧

「释名」亦名没多僧、炉底。

「气息」咸、辛、平、有小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痰结胸中不散。用密陀僧一两,加醋和水各一碗,煎干,研为末。每服取末二钱,以酒和水各一小碗,煎成一碗,趁热服下。以吐出痰涎为好。

2、消渴饮水。用密陀僧二两,研末,在开水中浸过,掏出,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服时用浓蚕茧盐汤、或茄根汤、或酒送下都行。第一天吃五丸,当前天天添加九丸,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,弗成多服,五、六次后,如见水恶心,便可停药。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。

3、赤白下痢。用密陀僧三两,烧成黄色,掏出研细,每服一钱,醋茶送下,一天吃三次。

4、痔瘘。用铜青、密陀僧各一钱,麝香少量,共研细,以口水谐和涂患处。

5、婴儿泡疮(遍身象鱼鳔,又象水晶,破则流水,疮又再生)。用密陀僧研末洒敷,内服苏合香丸。

6、惊气失音。用密陀要一茶匙,茶调服,即愈。

7、腋下腋臭。先洗净腋下,油调密陀僧末涂上。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,夹在腋下。

8、口臭。用密陀僧末一钱,醋调漱口。

9、口疮。用煅过的密陀僧,研末,敷疮上。

10、鼻内生疮。用密陀僧、香白芷,平分研末,烛炬油调涂患处。

11、统统黑瘢。用密陀僧二两,研细,人乳调搽。夜间搽药,白昼洗去。

12、夏月汗斑如疹。用密陀僧八钱、雄黄四钱,共研细。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烧,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。第二天斑疹焦枯。

13、骨疽(一位“多骨疮”,疮内不时显露细骨)。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,摊贴患处。

「释名」别名白、贺。

「气息」甘、寒、微毒。

「释名」亦称黑金、乌金。

「气息」熟铁:辛、平、有毒。生铁:辛、微寒、微毒。

「主治」

熟铁:烧红投酒中,喝酒,可治贼风。

生铁:

1、脱肛。用生铁二斤,水一斗,煮至五升,洗肛门,一天两次。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显著。

2、耳聋由高烧惹起者。可烧铁投酒中饮之,同时,用慈石塞耳,但夜间须取去。

3、小儿丹毒。把铁烧红,水淬过,饮此水一合。

铁粉

「释名」乃钢铁飞炼而成。

「气息」咸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惊发烧。用铁粉少量,水调服。

2、伤寒发疯,胡言乱走。用铁粉二两、龙胆草一两,共研细,磨刀水调服。每服大人一钱,小儿五分。

3、疔疮。用铁粉一两、蔓青根三两,拆台如泥,敷疮上。一天换两次。

铁落

「释名」亦名铁液、铁屑、铁蛾。打铁时,火花散飞,纤细如屑,飞动如蛾。

「气息」辛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小儿丹毒。用铁落研细,调猪油涂搽。

铁精

「释名」亦称铁花。出煅铁炉中,细如尘,以色紫质轻者为佳。

「气息」平、微湿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下痢脱肛。用铁精粉敷扑。

白石英

「释名」甘、微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风虚冷痹,肾虚耳聋。取磁石五两,经火煅、醋淬各五次,加白石英五两,装入绢袋,浸一升酒中,过五、六天后,分次温取。酒尽,可再添酒。

2、惊慌善忘(上隔风热,心脏不安,宜化痰安神)。用白石英一两、朱砂一两,共研细。饭后煎金银汤送下。

水银

「释名」亦名汞、、灵液、姹女。

「气息」辛、寒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急惊风。用水银半两、生南星一两、麝香半分,共研细,加石脑油,捣成泥,做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一丸,薄荷汤送下。

2、反胃吐食。用黑铅、水银各一钱半,结砂、硫磺各五钱,官桂一钱,共研细,分两次服。一半米汤、一半姜汗,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。

3、胆热鼻血。用水银、丹砂、麝香等分,研细,每服半钱,新打水送下。

4、心血不止。方同上。

5、胎动(母欲死,子尚活)。用水银、丹砂各半两,合研匀,加牛膝半两,水五大碗,煎汁。吃药时,还吃半茶匙蜂蜜。

6、胎死腹中。用水银二两,令产妇吞服,殆胎立出。

7、误吞金银金饰。服水银一两,立出。又方:水银一两,分两次服。服第二次后,立出。

8、头上生虱。用水银和烛炬油擦头,虱一夜死尽。

9、口疮。用水银一分、黄连六分、水二升,都成五合,喝一点含在口中,一天十次,显著。

10、白癜风。用水银擦几回,可愈。

11、肛门虫痒。用水银枣膏各二两,研匀,棉花裹成小球,送进肛门,第二天虫出。

12、统统恶疮。用水银、黄连和粉锡(熬黄)各一两,研匀,敷疮上。

水银粉

「释名」亦名汞粉、轻粉、峭粉、腻粉。由水银、白矾、食盐合炼而成。

「气息」辛、苦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小儿涎喘。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,掏出蛋清,加水银粉十钱搀和。装银器内,放在汤瓶上蒸熟,给病儿服下,或吐痰,或下泄,病即愈。但水银有毒,气虚小儿,不可用此方。

2、小儿呕乳。用水银粉一钱、盐鼓(去皮)七粒,共研匀,分解丸子,如麻子大。每服三丸。藿香汤送下。

3、大小便闭(胀闷欲死,继续两三天,有生命危险)。用水银粉一钱、生麻油一合,和匀,空肚时服下。

4、大便壅结。用水银粉半钱、砂糖一小撮,研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丸,临卧时温开水送下。又方:水银粉二钱、铅丹一钱,共研细。每次一钱,米汤送下。

5、血痢腹痛。用水银粉五钱、粉锡三钱,共研匀。加水浸过的蒸饼心少量,和为丸,如绿豆大。每服七至十丸,艾汤送下。

6、消中嗜食(吃得多,人体瘦,大便硬结,常解小便)。用水银粉一钱,研细,姜汁拦匀,净水送下。后服猪肚丸补之。

7、统统虚风(按:指头晕目眩、麻痹不仁等症)。用水银粉一两,汤煎,再用慢火焙干,加麝香半两,研细。每服二至三分,温水调下。

8、水气肿痛。用水银粉一钱,装入乌鸡的蛋中(蛋要先去黄),再用面饼包好蒸熟,剥去蛋壳,加炒葶苈一钱,同蒸饼捣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三至五丸,一天服三次,车前汤送下。极效。

9、痘后生翳。用水银粉、铅丹,等分为末。左翳吹右耳,右翳吹左耳。

10、牙痛。用水银一钱、大蒜一瓣,合捣成饼,何在颧骨前陷(即肋窝)中,先用一枚铜钱垫住。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,扎牢。一夜可愈。左牙痛,何在左边,右牙痛何在右边。

11、牙疳(流脓、流血、虫蚀)。用水银粉一钱,黄连一两,共研为末,搽患处。

12、小儿耳烂。用水银粉、枣子灰,平分研末,调油搽患处。

13、眼边烂。用水银粉和口水点眼睑内。一天点二、三次。

14、小儿头疮。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。

15、小儿生癣。用猪油调水银粉涂搽。

16、臁疮。以齑汁温洗患处,拭干后,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。又方:水银粉五分,黄蜡一两。先把水银粉铺纸上,再铺黄蜡,缚在疮上,黄水流出即愈。

粉霜

「释名」亦名水银霜、白雪、白灵砂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。

「气息」辛、温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小儿急惊风。用粉霜二钱,白牵牛(炒过)、水银粉各一钱,共研细。每服二、三分。薄荷汤送下。以涎痰吐出为效。

2、小儿焦躁口渴。用粉霜二至五分(即小儿岁数大小酌用),煮莲花汤送下,冬季用莲肉汤。

3、风热惊狂。用粉霜一两、白面六钱,合做饼子,烤熟后研细,加水银粉半两、铅霜二钱半,共研为末,滴水揉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至十五丸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神白丹”,治伤寒积热、搐风、惊狂,皆显著。

4、斑疹生翳。用粉霜八分、朱砂一钱,共研细,水调少量,放在耳朵里。

银朱

「释名」亦名猩红、紫粉霜。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。贴在罐口的是丹砂,贴在罐内的是银珠。

「气息」辛、温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小儿内钓(惊风,多啼)。用银朱半钱,乳香、煨蒜各一钱,共研细,捏成丸子,如粟米大。半岁儿五丸,薄荷汤送下。

2、痰气结胸。用银朱半两、明矾一两,同研细。置瓦盏中,下加微火融化。刮取,搓成丸子,每服一钱,茶和姜汁送下。此方名“鹤顶丹”。

3、水肿,但大便尚迟滞。用银朱半两、煅硫磺四两,共研细,加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次服三十丸。

4、咽喉痛苦悲伤。用银朱、海螵蛸,等分为末,吹入喉中,涎流,痛止。

5、火焰丹毒。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。

6、汤火伤。用银朱调菜油敷上。

7、背疽。用银朱、白矾等分。煎汤温洗患处,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。一天三次。

8、鱼脐疔(按:疔初起,即呈长形,边沿带红的,地方带玄色。痛极者有救,不大痛者反而难救)。用水调银朱成丸,每服一丸,温酒送下。此方名“走马丹”。

9、杨梅毒。用银朱、粉锡,等分为末。把纸卷成捻子,蘸油扑灭,放在木桶中。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汲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。一天一次,七天可愈。又方:银朱二钱,孩儿茶一钱,龙桂香一钱,皂角子一钱,共研细,照上方作熏药用。又方:银朱、水银粉各一钱,黄蜡、菜油各一两,加热化开调药,摊在油纸上贴患处,疮痂自脱。

10、筋骨痛苦悲伤。用银朱三钱、枯矾四钱,研细。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。天天晚上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,熏后蒙被而卧,汗出为好。

11、顽疮久不收口。用银朱一钱、陈年石灰五分、松香五钱、香油一两,调匀,摊在纸上贴患处。

12、血风臁疮。取黄蜡一两,融化后,加银朱一两,搅匀,摊在纸上。先把臁疮刺孔,再把药纸贴牢。

13、黄水湿疮。用银朱、盐梅,合捣敷上。

14、癣疮。用银朱、牛骨髓、桐油,调搽。

灵砂

「释名」亦名二气砂。乃水银、硫磺合炼而成。水银量多,硫磺量少。

「气息」甘、湿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伏热吐泻。用硫磺半两、水银一钱,研细,加姜汁和面糊,做成丸子,如小豆大。三岁用,服三丸,冷水送下。大人可服三、四十丸。此方名“阴阳丸”。

2、脾疼反胃。用灵砂一两、蚌壳粉一两,同炒红。加丁香、胡椒各四十九粒,共研为末。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,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姜汤送下。

3、凉气肉痛。用灵砂三分、五灵脂一分,共研细。加稀糊做成丸子,如麻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饭前服。饭前服,石菖蒲、生姜汤送下。

4、九窍出血(因忽然吃惊而得,其脉必虚,弗成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凉药致使误事)。用灵砂三十粒,人参煎汤送下。三服可愈。

雄黄

「释名」亦名黄金石、石黄、熏黄。

「气息」夺、平、寒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骨蒸发热(按:即今之肺结核)。用雄黄一两,参加小便一升中。另取周遭尺的石板一块,以炭火烧热,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,垫上薄毡,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,勿使漏风。几回以后,病状即逐步加重。

2、伤寒咳逆。用雄黄一钱、酒一杯,同煎,病人趁热嗅其气。

3、阴部蚀烂,痛痒不已。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,熏下部,显著。

4、偏头风。用雄黄、细辛,平分研细。每次取二、三分吹入鼻中,左痛吹右,右痛吹左。此方名“至灵散”。

5、腹胁痞块。用雄黄、白矾各一两,共研为末,加而糊调成膏,摊纸上,贴痞块处。贴至大便畅泄乃愈。

6、胁下痃癖(按:胁下觉有蕴蓄,呼吸经常抽痛)。用雄黄一两、巴豆五钱,同研细。加白面二两,滴水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四丸。以开过几回再放冷当前的水冲服。大便疏通,病即转好。此方名“煮黄丸”。

7、酒癖(喝酒过分惹起头晕、恶心、吐逆,临时不愈)。用皂角子大的雄黄六小块、巴豆(连皮油)十五个、蝎子尾巴十五个,共研为末,加面粉五两半,滴水做成丸子,如豌豆大。丸子将干时放于麸中炒香。炒后,取丸子放水里察看。但凡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,收存起来。每服二丸,温酒送下。此方名“酒征丸”。

8、油癖(特殊喜好吃油,缺油即病)。用雄黄半两,研末,水调服。

9、症瘕蕴蓄。用雄黄二两,研细。水飞九次,放入新竹筒中,以蒸饼一块封住筒口,蒸七次。再用上等粉脂一两,和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七丸。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
10、阴肿。用雄黄、矾石各二两,甘草一尺,加水五升,煮成二升,浸肿处。

11、食物中毒。用雄黄、青黛,等分为末,每服二钱,新打水送下。

12、虫毒。用雄黄、生矾等分,加蜡做成丸药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开水送下。

13、便血。用雄黄不拘若干,放入枣内,用线捆好,煎汤。另用铅一两,融化后,倒入汤中同煮。自早至晚,不时添开水。煮毕,掏出研细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折。用原有的铅汤送下。三服血止。

14、暑天泄痢。用雄黄水飞九次,放在竹铅内蒸七次,研末,与蒸饼夹杂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甘草汤送下。一天服三次显著。

15、疯狗咬伤。用雄黄五钱、麝香二钱,研细,酒送下。分二次服完。

16、百虫中听。烧雄黄熏耳内,虫自出。

17、马汗疮(按:牧马人多生这类疮,初起肿痛,后感烦热,重者可致死)。用雄黄、白矾各一钱,乌梅三个,巴豆一个,合研为末,油调敷疮。

18、刀伤。用雄黄一粒,半豆大,放入伤口内,另取雄黄五钱,小便送服。凡刀伤传染,毒入外部者,服此药显著。

19、打伤发肿。用雄黄二分、密陀僧一分,共研为末,水调敷伤处。极奏效。

20、白秃顶疮。用雄黄、猪胆汁调匀敷上。

21、眉毛零落。用雄黄末一两,调醋搽。

22、疔疮狠毒。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间,再以雄黄粉敷上。又方:用雄黄、蟾蜍各五分,共研为末,和葱、蜜捣丸,如小米大。以针剌破疮顶,将药拔出。

23、喉痹(按:此即喉风。喉部不可吞咽,气闭欲死)。用雄黄磨新打水一盏灌下,吐出恶物即愈。

24、牙痛。用雄黄和枣肉,捏成小丸,塞牙齿空泛中。

25、走马牙疳,臭烂出血。用豆大的雄黄七粒,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,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,烧化为末。每次取大批搽患处,让涎流出。搽药至痊愈为止。

26、耳流脓汁。用雄黄、雌黄、硫磺,等分为末,吹耳内。

27、多年臁疮。用雄黄二钱、陈皮五钱,卷入布中成精捻子,烧烟熏疮,令热水流出。

雌黄

「气息」辛、平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肉痛吐水,不下饮食。用雌黄二两、醋二斤,慢火煎成膏,加干蒸饼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姜汤送下。

2、癫抽筋。用雌黄、炒铅丹各一两,共研为末,加麝香少量,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,细心捣匀,做成丸子,如麻子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温水送下。

3、小便不由。用雌黄一两半,研细。加干姜半两、盐四钱,同炒成黄色,合研为末。再加水和蒸饼,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空心折,盐汤送下。

4、癞疮。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,搽疮上。

石膏

「释名」亦名细理石、寒水石。

「主治」

1、伤寒发疯。用石膏二钱、黄连一钱,共研细。甘草煎汤,冷的送下。此方名“鹊石散”。

2、小儿丹毒。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。

3、骨蒸劳(外寒内热,附骨而蒸,身材瘦削,饮食无味,四肢渐细,脚上浮肿)。用石膏十两,研细,水调服。每服一茶匙,一天两次。

4、肺热喘嗽。用石膏二两、灸甘草半两,共研为末,每服三钱,生姜蜜汤送下。

5、痰热喘嗽。用石膏、凝水石各五钱,研细,人参汤送下。

6、胃火牙痛。用石膏一两,火煅,淡酒淬过。加防风、荆芥、细辛、白芷各五分,共研细。每天擦牙,显著。

7、白叟风热(内热,目赤,头痛,视物恍惚)。用石膏三两、竹叶五十片、砂糖一两、粳米三合,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、竹叶,煮成二大碗,去渣取汁,加米煮粥,调糖吃下。

8、头风堕泪。用煅石膏二两、川芎二两、灸甘草半两,共开为末。每服一钱,葱白茶汤调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
9、头痛,心烦,流鼻血。用石膏、牡蛎各一两,研细。每服二钱,新打水送下。同时用水调大批药滴鼻内。

10、风热性筋骨痛。用石膏三钱、面粉七钱,研细,加水调匀,锅里煅红。冷定后化在滚酒中,趁热服下。盖被发汗。连服药三日,痊愈。

11、雀目(按:即傍晚后不可视服)。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,外用绳捆好,在砂锅中煮熟,掏出切食。天天吃一次。

12、湿温,烦渴,多汗。用石膏、灸甘草,等分为末,每服两小匙,热水送下。

13、水泻,腹内如雷呜。用火煅石膏,加米饭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,外以铅丹为衣。每服二十丸,米汤送下。

14、妇女乳痈。用石膏煅红,研细。每服三钱,温酒送下。服药后,再饮酒至醉即安睡。如斯再服药一次,即奏效。

15、油伤火烧。用石膏粉敷上。

16、刀伤。用石膏、沥表,等分为末,扑洒伤处,不要沾水。

17、疮口不收。用石膏烧红,研以二两,加铅丹半两,共研为末,洒疮上。此方名“红玉散”。

滑石

「释名」亦名画石、液石、石、脱石、冷石、番石、共石。

「气息」甘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烦热多渴。用滑石二两,捣碎,加水三大碗,共煎成三碗。支渣留水,和米煮粥吃。

2、女劳黄疸(下半天发烧恶寒,小腹急,大便溏黑,额头变成玄色)。用滑石、石膏,等分为末,大麦汁送下。一日三次。小便大利即愈,腹满者难治。

3、伤寒症流鼻血(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。如赤色紫黑,弗成止血,还要服温性之药。比及有鲜血流出,便急服本药去止住)。用滑石粉和米饭,捏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在口中稍稍嚼破,净水送下。血立卡。

4、小便欠亨。用滑石粉一升,加车前汁,调匀,涂脐的四周,干了就换。冬季没有车前汁,可用水代。

5、孕妇尿涩欠亨。用滑石粉和水调匀,糊在脐下两寸处。

6、伏暑吐泄(小便红色,心烦,口渴)。用好滑石(烧过)四两、藿香一钱、丁香一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玉液散”。

7、风毒热疮(遍身流黄水)。先用虎仗、豌豆、甘草各等分,煎水沐浴,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。

8、下部湿汗。用滑石一两、石膏(煅过)半两、枯白矾少量,共研为末,干搽患处。

9、脚指缝烂痒。治法同上。

10、打伤肿痛。用滑石、赤石脂、大黄各等分,共研为末。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。

11、热毒怪病(眼睛发红,鼻子肿大,喘息,满身出斑,毛发如铁)。用滑石、白矾各一两,研细,加水三碗,煮成一碗半。一直地饮此水,饮完为止。

不灰木

「释名」亦名无灰木。其色白,如腐朽的木料,烧之不燃。

「气息」甘、大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肺热咳嗽。用不灰木一两半、玄精石二两、灸甘草半两、贝母一两半、天南星(白矾水煮过)半两,共研细。每服半钱,姜汤送下。

2、咽喉肿痛,五心烦热。用不灰木(先以牛粪烧红)四两、玄精石(煅红)四两、真珠一钱,共研细,加糯米少量,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服一丸。服时,用生地黄汁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。天天服两次。

五色石脂

「释名」本质量似石而性粘,故名五脂。有青石脂、黄石脂、黑石脂、白石脂、赤石脂等不一样的种别,总称为“五色五脂”。

「气息」五种石脂都是甘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大肠寒滑,小便精出。用赤石脂、干姜各一两,胡椒半两,共研为末,略加醋和饭,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

2、赤白痢。用赤石脂末,净水送服一钱。

3、腹痛冷痢,下白冻如鱼脑。用煅赤石脂、炮干姜,等分为末,加蒸饼少量,做成丸子。服量随岁数不一样,一日服三次。

4、痢后脱肛。用赤石脂、伏龙肝,共研为末,敷搽肛处。另加白矾粉亦可。

5、反胃。用赤石脂粉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至二十丸,姜汤送下。服药之前,整吞巴豆仁一枚。

6、胸中痰饮,反吐一直。用赤石脂一斤,捣碎,筛细。每服一小茶匙,酒送下。当前,逐步添加至三茶匙。服至一斤,不只痰饮消逝,并且身材转为矫健。

7、心痛彻背。用赤石脂、干姜、蜀椒各四分,炮附子二分,炮乌头一分,共研为末,蜜调成丸,如梧子大。先服一丸,如痛不止,可增至两三丸。

8、月经过多。用赤石脂、破故纸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
炉甘石

「释名」亦名炉师长教师。

「气息」甘、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眼睛忽然红肿。用炉甘石(火煅、尿淬)、风火消,等分为末。每次取少量,加净水化匀点眼。

2、各类翳膜。用炉甘石、青矾、朴硝,等分为末。每次取一小茶匙,化在开水中,等稍冷,即用以洗眼。一天洗三次。

3、统统目疾。用炉甘石半斤,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,放在瓦罐里,煮两沸。去掉黄连,单取炉甘石研末,加片脑二钱半。共研匀,储存在小瓦罐中。每次用少量点眼。屡次必显著。又方:煅炉甘石一钱,盆硝一钱,共研细。热水泡来洗眼。

4、目中诸症(视物如五轮八廓)。用炉甘石半斤,煅赤,研细;另取黄连四两,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,廓清后,取粉晒干。用时,每次取这类炉甘石粉三分,加铅粉(二连水浸当时再炒)三分、雄黄粉一分、片脑半分,共研匀,点眼。很显著。

5、目暗昏花。用炉甘石(火煅,童便淬七次)、代赭石(火煅,醋淬七次)、铅丹(水飞过)各四两,共研细;另取蜂蜜半斤,在铜锅里炼去白沫,参加净水五、六碗,熬沸后,投入上述三种药粉,持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,滴水不散。倾入夹层纸中滤过,收存瓷缸中。随时掏出点眼。

6、两眼烂边,顶风堕泪。用炉甘石(火煅,童便淬七次)四两,放在地上出毒三日,研细后点眼。点前用椒汤洗目。临卧点三、四次,次晨,温茶洗去。又方:炉苦石(火煅)一斤,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。研累炉甘石,加片脑少量,点眼。又方:炉甘石、石膏各一钱,海螵蛸三分,共研细,加大批片脑加麝香,点眼。又方:先用黄连一两煎水,参加童便半碗,再煎,又参加朴硝一两,再煎。另取炉甘石二两,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。淬后又煅,煅后又淬,重复七次,研成细末。加蜜陀僧一两,共研后储存,用时点眼。

7、耳流脓汁。用炉甘石、矾石各二钱,胭脂半钱,麝香少量,共研细,吹耳内。

8、牙齿稀少。用炉甘石(煅过)、石膏,等分为末,每次用少量擦牙,忌用牙刷。日久,牙渐密。

9、下疳阴疮。用炉甘石(火煅、醋淬五次)一两、孩儿茶三钱,共研为末,调麻油,敷患处。

知名异

「释名」亦名炉师长教师。

「气息」甘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打伤肿痛。用知名异为末,每服少量,酒送下。有散血、消肿、止痛之效。

2、骨伤骨折。用知名异、甜瓜子各一两,乳香、没药各一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五钱,热酒调服。小儿只服三钱。另用米粥涂纸上,酒上牡蛎(左旋者好)粉裹伤处,外用竹篦夹住。

3、丹毒。用知名异研末,葱汁调涂。

4、痔漏。用知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,研为细末,化在温水里洗患处;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。几回可愈。

5、天泡疮。用知名异末,水调服。

6、臁疮。用知名异、铅丹,共研为末,清油调搽。疮太温,则用药粉干搽。

石钟乳

「释名」亦称留公乳、虚中、芦石、鹅管石、夏石、黄砂石。

「气息」甘、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统统劳嗽(胸膈痞满,咳嗽不已)。用石钟乳、雄黄、佛耳草、款冬花,等分为末。每用一钱,细烧成烟,以筒抽烟入喉。一天两次。

2、急喘一直。用钟乳粉五钱、蜡三两,和匀,蒸在饭甑里。蒸熟掏出,分解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一丸,温开水送下。

3、吐血损肺。用钟乳粉,每服二钱,糯米汤送下。

4、冷泻水止。用钟乳粉一两、肉豆蔻(煨过)半两,共研为末,加枣肉(煮肉)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

石脑油

「释名」亦名石油、石漆、烈火油、雄黄油、硫磺油。

「气息」辛、苦、有毒。

石炭

「释名」亦称煤炭、石墨、铁炭、乌金石、焦石。

「气息」甘、辛、温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刀伤。用石炭捣成粉,敷伤口。疮口太深不可速合者,加滑石。

2、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。用石炭(一块,杏核大)、硫磺(一块,皂角子大),共研细,酒送下。

3、经期欠亨。用石炭末一钱调汤,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,显著。

石灰

「释名」亦名石垩、垩灰、希灰、煅石、白虎、矿灰。

「气息」辛、温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中风口。用新石灰,醋炒后,调如泥,涂口侧。口向左歪,涂左边;口向右歪,涂右边。很快奶可牵正。

2、风牙肿痛。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、细辛,等分为末,擦牙。

3、虫牙。用石灰和砂糖塞在牙中。

4、干霍乱(按:症象是欲吐吐不出,欲不出,心腹胀痛,抑郁欲死)。用多年的陈石灰,以砂糖戈壁中淡醋汤调服二钱。此方名“落盏汤”。

5、偏坠气痛。用陈石灰(炒过)、五陪子、山栀子,等分为末,加面粉和醋调敷患处。

6、白带白淫。用风化石灰一两、白茯苓三两,共研细,加糊成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

7、酒积下痢。用石灰五两,和水成球,外包黄泥,在火里烧煅一天一夜。去泥,研细,加醋和面粉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折,姜汤送下。

8、十年血痢。用石灰三升,熬黄。溶在一斗水里。等廓清后,每次饮此水一升,一天饮三次。

9、虚冷脱肛。用石灰烧热,裹在布里,让病人坐在下面,冷了便换,显著。

10、产后产门不闭,或阴道脱出。用石灰一斗,熬黄,加水二斗,廓清后熏下部。

11、腹胁积块。用石灰半斤,盛瓦罐里炒至极热,加大黄末一两,炒红掏出,再加桂末半两,略烧,参加米醋和成膏子,摊在布上贴患处。内服消块药。

12、发落不止。用石灰三升,水拌炒焦,泡在三升酒中,每服三合,常令酒气相接,则新发重生。

13、脸上黑痣。用水调石灰一碗,把残缺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,半露石灰外。过一夜,米色变如玻璃。医治时,先以针轻拔黑痣,点少量玻璃状米粉在痣上。半天后,痣内有汁水流出,须挑去米粉,痣处两天不沾水,即愈。

14、疔疮恶肿。用石灰、半夏,等分为末,敷患处。

15、痰核恶肿(状如瘰疬,红肿发烧,偶然恶寒)。用石灰火煅为末,和白果肉同捣,贴患处;蜜调亦可。

16、痄(按:即腮腺炎,一作痄腮)。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。

17、多年恶疮。用陈石灰,研细,加鸡蛋清调成泥,煅过,再研。以姜汁调敷。

18、丹毒。用醋和石灰涂之。

19、风疹。治法同上。

20、痱子。用石灰一两(煅过)、蛤粉二两、甘草一两,共研为末,作扑粉扑痱子上。

21、汤火灼伤。陈石灰粉扑伤处,或加油调涂亦可。

22、打伤肿痛。用新石灰粉加麻油调搽。

23、刀伤。用石灰粉敷上,外用布裹,能止痛、止血,也好得快。如伤口很深,可略加滑石粉。

24、误吞金属物。用石灰加一小块硫磺(如皂角子大),共研细,酒送下。

阳起石

「释名」亦名羊起名、白石、石生。

「气息」咸、微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丹毒肿痒。用阳起石煅后研细,净水调搽。

2、滑精(元气虚寒,精滑不由,手足常冷,大便溏泄)。用阳起石煅后研细,加钟乳粉等分,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,调一点面粉把药分解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直至痊愈为止。

慈石

「释名」亦名玄石、处石、铁石、吸针石。

「气息」辛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耳聋。用慈石一小粒,放入病耳内。另耳不病,只放铁沙。病耳渐愈。又方:豆大慈石一粒,加少量穿山甲烧成的灰,用新丰包好塞耳内。口含生铁一小块,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。

2、白叟虚损(风温,腰肢痹痛)。用兹石三十两、白石英二十两,捶碎,浸入两斗水中,放在露地上。天天取此水煮粥吃。过一年,体质转强。

3、阳萎。用兹石五斤,研细,淡酒浸半月。每服三合,白昼服三次,临睡前服一次。

4、两眼昏障(面前现空花,视物成两体)。用兹石(火煅、醋淬七次)二两、丹砂一两、生神曲三两,共研为末。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慈朱丸”。

5、子宫不收。用兹石经酒浸、火煅、研细后,加米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晚临睡前,服四十丸,滑石汤送下。次早,服兹石散二钱,米汤送下。慈石散配方是:慈石(酒浸过)半两,铁粉二钱半,当归五钱,共研为末即成。

6、脱肛。用慈石(火煅、醋淬七次)半两,研细。每服一钱,空心折,米汤送下。

7、刀伤后出血不止。用慈石粉敷上,能止痛止血。

代赭石

「释名」亦名须丸、血师、土朱、铁朱。

「气息」苦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哮喘,睡卧不得。用代赭石,研末,米醋调服。宜常服用。

2、伤寒无汗。用代赭石、干姜,等分为末,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,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。盖被静卧,汗出痊愈。

3、急慢惊风(吊眼,撮口,抽筋)。用代赭石(火煅、醋淬十次)研细,水飞后晒干。每服一钱或半钱,真金汤调下。连进三服,如脚胫上呈现红斑,即是邪出痊愈之证。如一直不现红斑,即无救。

4、小肠疝气。用代赭石(火煅、醋淬)研细。每服二钱,白开水送下。

5、吐血、血、流鼻血。用代赭石一两,火煅、醋淬屡次,研细。每服一钱,开水送下。

6、妇女血崩。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,研细。每服二钱,开水送下。

7、眼睛红肿,不可开视。用代赭石二分、石膏一分,研细,净水调匀,敷两眼角和太阳穴。

8、各类疮疖。用代赭石、铅丹、牛皮胶,等分为末,突入一碗好酒,等廓清后,取酒服。沉渣敷患处,干了就换。

禹余粮

「释名」亦名白余粮。

「气息」甘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大肠咳嗽(每咳便排挤粪来)。用赤石脂、禹余粮各一斤,打坏,加水六升,煮成一升。去掉残余,分两次服。此方名“赤石脂禹余粮汤”。

2、肠泄不止。用禹余粮四两(火煅、醋淬),加乌头一两,冷水浸一夜,去皮脐。两药共焙为末。稍滴醋加糊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饭前服五丸,温开水送下。

3、赤白带。用禹余粮(火煅、醋淬),加干姜等分。如仅有赤带,则干姜减半。两药共研细。每服两茶匙,空心折。

4、崩中漏下(月经过多,有各类色彩,小肚子痛,不可生养)。用禹余粮、赤石脂、牡蛎,辨别煅过,共研细;加乌贼曲、伏龙肝(炒)、桂心,各药等分为末。每服一小茶匙,温酒送下。忌食葱蒜。

空青

「释名」亦名杨梅青。

「气息」甘、酸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眼睛昏花不明。用空青少量,露一夜,第二天,点眼。

2、翳障。用空青、矾石(烧过)各一两,贝子四枚,共研细,逐日点眼。又方:空青二钱,蕤仁(去皮)一两,片脑三钱,共研细,逐日点眼。

3、各类目疾(雀目、赤目、青盲、表里障翳、风眼等)。用空青(洗净)、胡黄连(洗)各二钱半,先取槐芽(天未明时乘露采得)过量,装于青竹筒内,吊挂起来,等待枯燥。干后研细,取一钱半,与空青、胡黄连共研为末,再加冰片少量,收存备用。病人每于睡前漱口后,抬头让人吹此药入两鼻内,随即安睡。效果显著。

曾青

「释名」曾,音层。曾青,即层青。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。李时珍说:“曾青治目,义同空青”。

「气息」酸、小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风热目疾(眼红或烂,怕太阳光,眼屎多,常堕泪,或痒或痛)。用曾青四两,蔓荆子二两,炮姜、防风各一两,共研细,常常以少量吸入鼻中,显著。

绿青

「释名」亦名石绿、大绿。生于铜矿中。

「气息」小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急惊苏醒。用绿青四两、轻粉一钱,共研细。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灌下。痰吐即愈。

2、风痰迷闷。用绿青十两,乌头尖、附子尖、蝎尾各七十个,共研为末,加糊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薄荷汁合酒送下。吐出痰涎就是奏效。

扁青

「释名」亦名石青、大青。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。

「气息」甘、平、无毒。

石胆

「释名」亦名胆矾、黑石、君石、毕石、铜勒、立制石。

「气息」酸、辛、寒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风痰。用石胆粉一钱,温醋汤调服。痰涎吐出即愈。小儿用量酌减。

2、喉痹喉风。用石胆二钱半、白僵蚕(炒过)五钱,共研为末。每次取少量吹喉,痰涎吐尽,风痹自愈。此方名“二圣散”。

3、口舌生疮。用石胆半两,放在锅内煅红,露一夜,研细。每次取少量搽疮上,吐出酸涎水。如斯数次,痊愈。

4、走马牙疳。用红枣一个,去核,填入石胆,包在纸内,煅红。等全冷后,研细敷牙,使涎外出。

5、赤白癜风。用石胆、牡蛎各半两,共研为末,调醋涂搽。

6、甲疽肿痛(按: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,常腐败流脓)。用石胆一两烧至烟尽,研末敷患处。几回即愈。

7、痔疮热肿。用石胆煅后研细,蜜水调匀搽疮上。

砒石

「释名」亦名信石、人言。生者名砒黄,炼者名砒霜。

「气息」苦、酸、暖、有毒。李时珍以为:辛、酸、大热、有大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中风痰壅(四肢不收,昏愦若醉)。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,研细。先以净水送服少量,再饮热水,大吐即愈。如不吐,可再服。

2、歇息下痢(病一、二年不愈,人衰瘦不胜)。用砒霜、铅丹各半两,共投入已融化的黄蜡中,柳条搅拌,条焦则换,六、七条以后,掏出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(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)。冷水送下。

3、疟疾。用砒石一钱、绿豆粉一两,共研为末,加水调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铅丹为衣,阴干。病发日,五更起来,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。又方:砒石(醋煮过)、硫磺、绿豆,等分为末,包成若干个小包,每包重量约一粒豆子大。每服一包,空心折,新打水上。这是一个很显著的治疟方。

4、走马牙疳。用砒石、铜绿,等分为末,摊纸上贴患处。极显著。

金星石

「释名」金星石,石外有金色麸片;银星石,石外有银色麸片。二者的药效,大要类似。

「气息」甘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吐血咳血。用金星石、银星石、玄精石、不灰木、阳起石、云母石各等分。取坩锅一个,铺冬月水牛粪一、二寸,铺约一层,铺灰二寸,又铺药一层,如斯反复铺好,最初盖上灰,加盖封牢。在炭火中煅一天一夜,还要埋在土中一夜,然后去灰留药块,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