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购彩-彩票购买健康人体这5个地方细菌最多你不得不注意
人体这5个地方细菌最多你不得不注意
2022-08-05

夏季天气干燥炎热,人体出于自我保护,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来降低体温。这也促使身体表面附着的细菌迅速增加。细菌和人一样,会选择自己“喜欢”的环境寄居。那么,我们的身体表面有哪些地方是细菌喜欢寄居的地方呢?大家了解了细菌的喜集地之后就可以及时给身体“消毒”,避免细菌进一步攻击我们的圣体。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!

细菌感染

1、肚脐

由于其独特的“长相”,肚脐眼很容易有污垢堆集。肚脐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。肚脐处于任脉、冲脉、带脉三脉的交汇处。任脉、冲脉、带脉三脉贯通全身,这三者交汇处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。所以肚脐眼一旦出现问题,将会影响全身的脉络。美国的研究者对200个人进行了实验调查,在肚脐眼中共发现了4000多种细菌。每个人肚脐眼里的病菌都不一样,这些病菌虽然不会直接进入人体,但是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。

肚脐眼很容易有污垢堆集

小编建议: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,肚脐眼里的泥不能去。其实肚脐眼里的泥不是不能去,而是不能用力去扣。肚脐眼中的细菌如此之多,我们必须要做适当的清理。但是不能用力去扣除,而是用棉签沾水一点一点耐心的去除,可以适量的加上点低浓度的酒精,起到消毒的作用。

2、鼻子

人体的鼻腔一年365天每分每秒都在工作,都在接触空气,都在接触细菌。鼻子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,也是最易残留细菌的部位。鼻腔中的温度非常适合鼻病毒的生存。鼻病毒是最易引起感冒的病毒之一。鼻病毒通过鼻腔进入身体,开始不断繁衍,直到扩散至身体的各个部位。

小编建议:定期清洗鼻子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每次洗脸都会把鼻子遗漏了。保持鼻腔的清洁不仅是注重个人卫生的表现,还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。清洗鼻子可以排除鼻腔内多余的残留物质,增强鼻腔抵抗外来病毒能力,减少鼻腔感染的几率。很多人说洗鼻子要怎么洗?小编告诉你,很简单,用生理盐水喷雾,对着鼻孔喷上几下,待液体自行流出,用纸巾擦干净即可。生理盐水有消毒杀菌的作用,可以有效杀死鼻腔内的病毒,每天睡前清理一次最佳。

3、前额

前额是夏季分泌油脂最多的地方之一

前额是夏季分泌油脂最多的地方之一。细菌正是依靠吸食这些油脂存活着。而且夏季是额头易出汗的地方,汗液中含有的成份都是身体新陈代谢的产物。这些新城代谢的产物有利于细菌在皮肤表面的存活。细菌在汗液中停留过久,吸收过多的“养分”之后就会变成病毒,且夏季气温高,适合细菌快速繁殖,开始攻击我们的皮肤,导致皮肤长痘、起红疹等等。

小编建议:夏季前额易出汗,由于前额是细菌喜居处,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要及时将汗液擦去,可选择带有杀菌功能的湿纸巾,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还可以给皮肤补充水分,还可以通过蒸发吸收给身体降温,起到防暑的作用。

细菌感染

4、耳朵

国外的研究报告表示,耳朵中寄生着近2000种的细菌。但是大家不用过于担心,这些细菌并非都是有害的。这些细菌大多是以耳屎的形式存在,耳屎本身是可以保护耳朵的。但是,夏季经常沐浴洗头,经常将水淋入耳朵里,如果水没有及时吸干净的话,就会给耳朵带来一系列麻烦。部分酸性的耳屎被水泡开之后会腐蚀外耳道,引起耳朵发炎,着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洗澡淋湿耳朵,隔天耳朵会氧的原因。

耳屎本身是可以保护耳朵的

小编建议:洗澡的时候尽量不要淋湿耳朵。如果耳朵不小心进水了,可以用棉签轻轻的伸进耳朵里,吸干净水分。还有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平时不要用过于坚硬的工具掏耳朵,因为外耳道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的,很容易被划破。

5、手指

手指每分每秒都在接触东西,例如:公交车扶手、门把手、电脑键盘、手机等等。这些地方都是细菌聚集的地方,手指一直在接触这些细菌,所以手指上的细菌是全身最多的地方。特别是指甲缝里,寄居的细菌高达38亿个。每个人的手上都含有大量的细菌,我们平时用手指做饭、吃饭、工作,无时无刻度在接触细菌,并且手指分泌出来的汗液给这些细菌提供了营养物质。

手指分泌出来的汗液给这些细菌提供了营养物质

小编建议:手指可以接触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,如果手指上的细菌得不到及时的清除,将会传染给身体的其他部位。所以大家一定要勤洗手,最好带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。夏天细菌繁殖速度加快,大家在吃东西之前一定要记得洗手。

6、腋窝

腋窝是身体汗腺最发达的部位之一,也是夏天最易有“味道”的地方。汗液分泌过多,这是为什么腋窝特别容易产生“味道”的原因,寄居在腋窝中的细菌可以分解汗水中的物质。从而形成有异味的脂肪酸。恼人的异味有时候让人尴尬不已。

小编建议: 想要去除腋窝的味道,不仅仅使用抑汗液就可以,还有定是给腋窝“消毒”。

结语:看完上述的讲解,大家知道自己身体表面哪里寄居的细菌最多吗?夏季本是多汗的季节,为了我们的皮肤健康,大家一定要定时清除细菌,避免产生细菌感染,导致皮肤炎症。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,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。

(责任编辑:zxwq)